央视《国家宝藏》正式开播,第一期的第一篇,就以《千里江山图》为开端,开启文物与千年古代历史的桥梁。虽然节目中对《千里江山图》有了大致的介绍,但很多朋友还是想了解更多有关《千里江山图》的故事,今天,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幅名作。
18岁少年画出了旷世巨作
《千里江山图》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。作品以长卷形式,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、浩淼的江河湖水。其于山岭、坡岸、水际中,点缀亭台楼阁、茅居村舍,水磨长桥及、驶船、行旅、飞鸟等,描绘精细,意态生动。画卷上景物繁多,设色匀净清丽,意境雄浑壮阔。
中国古典画家,多半经岁月雕琢和打磨,画技才能超越矩度,自成一家。明清时,山水画家群体中,确定了白髯老人的独尊地位。晚清民初的黄宾虹、齐白石、张大千,更坐实了这种单一想象。但这幅名画的作者,却是年仅18岁的翩翩少年王希孟。
少年得志、名动天下,人生得意莫过于此。然而完成惊世名画后,他却如流星般消失于历史的天空,留给后人难解的历史谜团。
严格意义而言,《千里江山图》是通过第二、三手的资料,才被后人确认为“王希孟”之作。要知道,此图本身没有任何题款,换句话说,画本身没有关于作者的任何文字记载。甚至就连“王希孟”和“千里江山”之名,也经过了后世资料的数次呈现。
细看《千里江山图》,精气神堪称完美,如此耗费精气神的佳作居然长达11.9米,且用笔精细,用色繁复,却大气轰然,绝无繁琐病态,盛世气象漫恣意出。天时地利人和,再加上一定的机缘,方能早就此番盛世吧?如,天才皇帝赵佶亲自教导,英雄惜英雄,不然一个皇帝,且是极为自负的赵佶,是断不会屈尊亲自教授一个毛头小伙的。而蔡京,也是厉害角色,作为当时与苏轼、黄庭坚、米芾齐名的书法权威,他亲笔为王希孟之作写了跋。
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“画学”为生徒,初未甚工,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,后召入禁中文书库,曾奉事徽宗左右,但宋徽宗慧眼独具:“其性可教”,于是亲授其法,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,艺精进,画遂超越矩度;1113年4月,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《千里江山图》卷,时年仅十八岁,此外再没有关于他的记述,不久就早逝。
一生只流传一副画卷,听上去很少,但对于王希孟来说,足矣。最起码,现在大家提起《千里江山图》,都会提到王希孟,那个千年之前,18岁的惊艳少年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