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安导演的新作《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》于11月11日全球同步上映,不过在上映之前,影片于10月14日在美国纽约电影节进行了全球首映。首映后,美国主流媒体差评不断,影片的烂番茄新鲜度仅为17%,6篇评论中仅有一篇给出了好评。而影片的MetaCritic评分则为58分。但是影片在全球上映后,中国内地的影迷却认为影片可取之处很多,并不如美国媒体评价的那般不堪,美国主流媒体为何几乎都是差评呢?
《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》外媒评价
在探究为何美国主流媒体为何都给出差评前,先看一下外媒到底是如何评价《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》的。
“《比利·林恩的中场战事》最终会让人产生疲倦的观影体验,不过不是因为它的情绪上的内容,而是因为它缺少某种内聚性,同时也因为它最终坍塌为粗俗以及不相称的多愁善感。这部电影最后留给人的印象就是,不幸与焦虑的高清镜头的交叉剪辑——要不就是配角模糊,要不就是背景模糊。它看上去不像生活本身,倒更像是有近视。”--TheWrap
“屏幕上的画面没有颗粒,色调很冷,它们看上去透明而光滑,在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,不断给那些渴望与这个故事建立情感关联的观众们泼冷水。”——Film School Rejects
这样的评分与这样的评价十分多,甚至难以找出好评来,是李安的这部作品太不堪,还是怎样?
美国主流媒体为何对《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》差评多?
《比利·林恩的中场战事》:对“美国梦”的一次冒犯
《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》正式上映前,曾亮相10月中旬的第54届纽约电影节。万众瞩目下,《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》在纽约电影节几乎是遭到了美国主流媒体的一致差评。这让国内许多安迷颇为疑惑,《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》真的这么差吗?
事实证明,并非如此。《中场战事》国内上映,好评如潮,豆瓣评分高达8.5分。并不是因为这是李安的作品,所以观众先入为主认定它必然是部杰作,而是电影的确是一部佳作。
美国主流媒体对《中场战事》的不喜欢,或者仅仅是因为,电影对“美国梦”进行了辛辣的讽刺,《中场战事》是对美国主流叙事的一次有力冒犯。
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呢?比利所在的B班士兵,在伊拉克赢得了一场3分43秒的短暂胜利。一夜间,他们成了美国的英雄,还被邀请参加超级碗的中场秀。但在中场秀的烟花、灯光和舞蹈中,比利脑中不断闪回的却是在伊拉克的战争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