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条这种食物一般都是作为早晨来食用的,想必很多人也都喜欢吃油条,尤其是刚炸出来的油条酥脆中夹杂着香味,简直就是人间美味,但是油条自始至终好像都是两根一起炸的,这是为什么呢?
工艺角度:两根一起膨大效果好
在普通面粉中加入适量的食盐与膨松剂,反复揉捏使其成为光滑柔软有筋力的面团,然后醒发20~30分钟;再折叠揉捏,醒发;如此反复两三次。接着将面团拉成长条,放置在抹油的案板上。切成适当大小的长条,每两条叠在一起。
捏住两头,拉成30厘米左右的长条,放入热油锅中炸,至油条完全膨胀,外表金黄即可。
油条之所以会中空膨胀,关键就在于原料中加入膨松剂。经典的膨松剂配方就是以明矾(十二水合硫酸铝钾)与小苏打(碳酸氢钠)两种物质为主。明矾可以与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,气体受热急剧膨胀,从而让油条体积变大。
广式油条通常用碳酸氢铵作为膨松剂,也是通过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气体膨胀的。
明矾与碳酸氢钠发生的化学反应不是瞬间即成的,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,所以要求油条的温度不能太高,否则表面很快酥脆定型,妨碍面团的膨胀,不能达到中空的效果。
而两条面重叠的地方不直接接触油,温度相对低一些,有利于反应的缓慢进行,有足够的时间产生气体,使油条中空膨大效果好。
此前,起源于南宋的油条为何需要两根一起炸,一直与秦桧的传说有关。相传,秦桧杀岳飞后,老百姓痛恨秦桧夫妇,于是用面捏成两人的样子放到油锅里炸。随着历史变迁,油条做法慢慢简化,于是变成了现在的做法。
因此,在中国不少地区,油条又叫“油炸桧”。
南北朝时期,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所著的《齐民要术》中记录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。
《清稗类钞》中还记载了很多地方称油条为“油炸桧”:“油炸桧,长可一人,捶面使薄,以两条绞之为一,如绳以油炸之,其初则肖人形,上二手,下二足……宋人恶秦桧之误国,故象形似诛之也。”因此,目前多推测油条起源于秦桧的年代,即南宋。
在 油条制作的历史演变中,油条有了多种称法。有叫“油炸果”或者“果子”的,有叫“天罗筋”的。
咸丰年间张林西著《琐事闲录》则更是将各地对油条的称呼做了 个梳理:“油炸条面类如寒具,南北各省均食此点心,或呼果子,或呼为油胚,豫省又呼为麻糖,为油馍,即都中之油炸鬼也。”油条当时在北京,是叫“油炸 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