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包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必备的装零星物品的小包,造型有圆、椭圆形、方形、长方形、桃形、如意形、石榴形、葫芦形、花瓶形、方胜形、元宝形、双琴形等。荷包挂在腰上或者同腰带结合成为束腰的一部分。荷包图案有繁有简,花卉、鸟、兽、草虫、山水、人物以及吉祥语、诗词文字都有。荷包的造型和比例常作变化,装饰性极强。荷包除了实用之外,还蕴含着深刻的情意及美好的期望。,基本信息,
名称:荷包 拼音:hebao 出处:荷包的前身叫“荷囊”。荷者,负荷;囊者,袋也。所谓“荷囊” 释义:即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袋 造 型:圆形、方形等,概述,
荷包
荷包在古代常是女子寄托相思的一种方式。水川境内的女孩在端午节都有戴荷包的习俗。小小尤物,寓意丰富,不仅凝聚者劳动人民的情怀和才华,寄托着农家儿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,而且更是对上苍的种种期盼和对情感的真诚抒发。荷包外所绣图案,有花草、四灵及十二生肖动物等。其形状丰富多彩,八卦、菱形、扇形、钟形、三角形等应有尽有。造型古朴古雅,似像非像,夸张夸饰,多以(动物)福态天真、丰富夺趣、活泼可爱为特征。
,由来,
荷包
“荷包”这一名称,出现在宋代以后。《通俗编·服饰》说:“《能改斋漫录》载刘伟明诗‘西清直寓荷为橐’,欧阳修启以‘紫荷垂橐’对‘红药翻阶’,皆读之为芰荷之荷。今名小夹囊曰荷包,亦得缀袍外以见尊上,或者即因于紫荷?”这是将宋代紫荷疑为荷包。袁枚《随园随笔》下有“紫荷非荷包”辨其非。在元杂剧及明清笔记小说中常见有这种提法。所谓荷包,实际上就是以前的荷囊、旁囊及囊。清汪汲《事物原会》记称:“晋《舆服志》:文武皆有囊缀绶,八座尚书则荷紫,乃负荷之荷,非荷渠也。今谓囊曰荷包本此。”元代民间也流行佩带荷囊,如敦煌壁画元代第332窟甬道的蒙古族供养人画像,前面二人腰部两侧便垂有荷囊。清代皇帝在年终多用荷包赏赐给大臣。《啸亭续录》就记载:乾嘉时期“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;御前大臣皆赐‘岁岁平安’荷包一”。荷包在明清时,也叫“茄袋”、“顺袋”。《金瓶梅》第三回:西门庆“便向茄袋里取出(银子)来,约有一两一块,递于王婆子,交备办酒食”。这是按宋朝人的荷包称法。《宋史·舆服志》谓金主法物有玉带及皮茄袋。《歧路灯》第二十四回:“绍闻从顺袋掏出一封书子,递于夏逢若。”清代荷包有大量实物传世。通常以丝织物做成,上施彩绣。因制作荷包的质料、造型各不相同,所以名称也不一样,有的造型上小下大,中有收腰,形似葫芦,所以称之为“葫芦荷包”。有的被做成鸡心形,上大下小,俗称“鸡心荷包”。在一些大、中城市,还有专门生产这种饰件的作坊。如《旧都文物略》记:“荷包巷所卖官样九件,压金刺锦,花样万千。”据说这种荷包最初是男子用来盛放烟叶的,后来大家觉得十分美观,乃争相仿效,不论男女,都喜佩之。北京《竹枝词》云:“为盛烟叶淡巴菰,做得荷包各式殊。未识何人传妙制,家家依样画葫芦。”除荷包以外,清代男子在腰间还挂有褡裢、扇套、香囊、小刀、眼镜盒等物品,既有装饰意义,又有实用价值。妇女佩此者,比较少见,一般多在衣襟处挂上一二件小型饰物,如耳挖、牙剔和小毛镊子之类。随着时代的发展、服饰的改变以及人们文化心理的变化,如今荷包在城市里已经成了人们的收藏品,只是在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仍有流行。布依族青年结婚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“耍荷包”。荷包文化留给人们的不仅是可供欣赏的民间艺术品,还有丰富且深刻的文化内涵。端午节家家吃粽子、门上悬挂艾草和菖蒲、小孩身上要佩带荷包和拴挂五色丝线,还有赛龙舟饮雄黄酒、纪念屈原等等。这么多项习俗除了纪念屈原和吃粽子外,其余的都与驱鬼邪有关。
,历史,
荷包
荷包的前身叫“荷囊”。荷者,负荷;囊者,袋也。所谓“荷囊”,即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袋。因古人衣服没有口袋,一些必须随身携带的物品(如毛巾、印章及钱币等),只能贮放在这种袋里。最早的荷囊,在使用时既可手提,又可肩背,所以也称“持囊”或称“挈囊”。以后渐渐觉得手提肩背有所不便,才将它挂在腰际,并形成一种习俗,俗谓“旁囊”。制作荷囊的材料,一般多用皮革,故又有“囊”之称。如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出土的一件,以羊皮为之,呈长方形,长6.7厘米,宽3.7厘米,在口部有一拴系的皮带,以备挂佩。现存最早的囊实物,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。